“我家终于能享受生态效益补偿了,而且还能这么快就拿到补偿金。”面对前来回访的泸水市称杆乡恩感思落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人员,村民和某某激动地说。
事情还得从2024年12月说起。泸水市称杆乡恩感思落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人员在走访前进村时,和某某等9名村民反映“2016年以来的生态效益补偿金一直未能发放到个人账户”问题。
“我们曾多次到村委会反映,经过多次调解后,九某某同意把钱还给我们,当时还签订协议。但是一到约定日期,九某某就不还我们钱。”和某某无奈地说。
为进一步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恩感思落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将该问题纳入当月监督重点,采取查阅资料、入户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向称杆乡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前进村村委会了解情况。
原来,因2008年林权制度改革,和某某和九某某等10户村民的林权证为同一本,所有者为九某某,生态效益林共有242.4亩。2016年以后,称杆乡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按照生态效益补偿兑现的工作要求,将和某某等9户村民的生态效益补偿金13946元先后分8次打到九某某的“一折通”账户,这期间还把生态效益补偿金发放情况在称杆乡政府、前进村委会的公示栏上进行公示,但和某某、九某某等人从未查看,致使九某某一直以为这笔钱就是他自己的生态效益补偿金。直到2024年初,和某某等9户村民8年没有领到的补偿金一直都打到九某某的账户上。
“为什么没有按照协议及时退还生态效益补偿金?”恩感思落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询问九某某。
“当时我也没有多余存款,就没有及时退还给他们。”九某某惭愧地说。
随后,在恩感思落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跟踪督促下,20天后,9户村民收到生态效益补偿金共13946元。
为了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称杆乡纪委举一反三,督促称杆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对全乡各村(社区)的生态效益补偿金发放情况进行核查,发现还有3个村存在类似情况后,及时督促相关村民进行退还。截至目前,已完成10户村民生态效益补偿金3.4万余元的退还工作。同时,称杆乡纪委还督促该中心严格按照生态补偿农户信息按户兑现,保障资金及时兑付到人到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前哨’作用,运用村务监督派单工作机制,持续擦亮基层监督‘探头’,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泸水市称杆乡纪委负责人表示。(张 倩 和亚琴)
(编辑:周盈莹 责编:袁 静 审核:欧红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